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简介

作者: 时间:2024/3/20 17:08:48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创办于19586月,党的一大代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哲学家李达同志时任所长。19786月,正式成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由湖北省委书记、省长许道琦兼任。现任党组书记徐艳国,现任院长黄学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是湖北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是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智库,省政府直属的公益一类正厅级事业单位,业务归口省委宣传部主管。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能是:省委、省政府的理论宣传阵地、党政决策的专门智库、社科研究的学术殿堂、高层次社科人才的培养基地。办院方针是: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改革兴院、制度治院、开放办院。智库建设工作导向是:以学为基,以用立业,问题导向,创新求实。发展目标是:努力建设“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地方社科院,争创国家高端智库。

现设有11个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中部发展研究所、财贸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政法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文史研究所、楚文化研究所)、2个科辅单位(《江汉论坛》杂志社、图书情报中心)、7个职能处室(办公室、人事处、科研处、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办公室、研究生处、离退休干部处、行政管理处)。

设有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评估中心、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荆楚文化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社会治理体系研究中心、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等特色内设协同研究中心。

《江汉论坛》被国家社科规划办列为首批资助全国100家重点理论刊物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排名位于综合性刊物前10名;近年新复刊了《社会科学动态》,正在打造学术名刊。办有一报二网:《湖北社会科学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网、湖北智库网。出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库”、《楚学论丛》、《长江学研究》,每年不定期举办“荆楚社科大讲堂”。

主办鄂韩合作论坛、长江高端智库对话、“中部崛起·加快建成战略支点”高端论坛、汉江论坛等。在全省17个市(州)中建有9个分院,在县(市、区)建有11个研究所。先后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西伯利亚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互访关系。与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建立了互访关系,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忠清北道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联合举办了7届鄂韩合作论坛。与韩国济州道也建立了互访关系。专家学者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等10多个国家访问或讲学。

现有在职人员203人,离退休人员167人(其中离休7人),在校研究生344人,总计714人。

在职人员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7人,博士及博士后90人。全院拥有首届“荆楚社科名家”1人,中组部直接联系专家1人,科技部特聘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9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首届“五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5人,“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4人,首届“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培养计划3人。

我院1981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四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应用经济学(下设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四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二级学科)、中国史(下设专门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三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设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研究2个二级学科)。另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两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中共党史、企业管理。2022年新增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为省级特色培育学科,政治学为我院传统优势学科。具备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中,每一时期,我院都做出过一些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发展商品经济问题;80年代后期提出了湖北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90年代初期提出了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发展建议;90年代后期,对湖北农村改革与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湖北精神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参考意见。新世纪以来,相继提出了“武汉城市圈”、省域经济中心“一主两副”、“两圈两带”等战略建议,开展了“两型”社会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三峡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有关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及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研究成果,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有的上升为国家战略。

面向未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做学问,深入研究和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践行“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