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先声2023年第9期:
以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湖北打通双循环堵点

作者:中部发展所 罗颖 时间:2023/6/20 11:15:55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湖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行动纲领,对推动湖北工作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作为先行区建设总体设计和行动纲领,统领全省各类规划,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湖北打通双循环堵点,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重要遵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增光添彩

一是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指导,充分发挥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雄厚的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扎实的产业基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二是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开放,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外贸“优进优出”行动,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建立“链长+链主+链创”的产业链招商机制,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湖北自贸区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放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设立、兼并和收购研发机构,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境外贸易、投融资和生产服务网络,延伸全球产业链。三是提升支撑体系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能源保障体系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体系,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链接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二、流域综合治理与打通双循环堵点的理论内涵

一是流域综合治理是践行系统观、统筹观、协同观的重要体现。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也要“分其详于下”,流域综合治理打破行政区划和利益壁垒,形成流域协同治理的合力,通过以水而治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升支撑体系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刻把握流域综合治理对打通双循环堵点的重要作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依托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利用湖北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发挥其在内陆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深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三是以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新之举。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走科技强、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的新发展之路;以更大力度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动、高标准实施,打造成世界级产业;以更大力度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协同做好三大都市圈产业规划,形成“武汉引领、两江带动、全域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在流域综合治理中推进打通双循环堵点的理论遵循

一是将三大都市圈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支持武汉都市圈打造武汉新城主引擎、花湖机场强枢纽和城市组团硬支撑,全面加快武鄂黄黄核心区建设;支持襄阳都市圈打造“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成为联结中西部新通道核心枢纽;支持宜荆荆都市圈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重要增长极。二是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动湖北省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从交通网络规模、枢纽服务能力两大方面,链接全国市场。着力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五纵四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花湖机场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推进“人物资信”四六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三是深化对外全方位协同合作。加强长江经济带协调联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共同搭建国际物流载体,增强口岸功能、贸易功能、开放功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