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时代之先声:《调研与思考》著作出版

作者:赵春莲 哲学研究所 时间:2022/11/18 14:47:58

由《调研与思考》梅珍生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211月出版。该著汇集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梅珍生研究员为主体的哲学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中的调研与理论思考。该书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它虽为以主编的形式呈现,实则反映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工作者面向现实、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努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特征。

如何谋划突围当代哲学的困境,就是如何处理哲学专业与应用研究的关系问题。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哲学工作者该不该从事应用研究?这是地方社科院本身的功能决定的。如果多数学科都加入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而哲学却自甘于智库建设之外,不去承担任何应用性课题,这事实上是对哲学功能的误读。

哲学学科本身就包含了很强的应用成分。马克思认为,哲学是“迎接黎明的高卢的雄鸡”,或者说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只要强调哲学的实践特性,肯定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哲学就天然地与时代火热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黑格尔将哲学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等到黄昏时才起飞。他强调哲学的反思功能,但哲学不仅仅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须知思想的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因而书斋中的哲学家们对于空洞概念的反思,只可能是哲学反思活动的一部分。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给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信念的共识。哲学工作者对国家政策、党和人民的意志作深入的理论解读与对接工作,则可以让时代的思想更加沁润人的心灵,这种理论阐释可以称之为是哲学的“凤凰”姿态,这也是需要哲学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哲学研究要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就不能抛开应用层面的问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更加自觉的主体精神,每年围绕生态、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应用研究。这都是哲学中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与哲学有很密切的关联性。这些应用性研究与文化、意识形态有关、与思想道德建设有关。对于湖北省领导每年所关注的应用性课题方面,哲学研究所力求将对策建议做出高度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该著收录有20篇调研与理论思索的文章,颇显作者功力。他们力求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获湖北省2008年度优秀调研报告提名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重大变化》,获湖北省2009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新概括和新提炼》,获湖北省2011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奖;《湖北省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获湖北省2013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奖,被收入《2013年度全省思想文化工作调研报告汇编》一书。而《郑琦精神及其时代意义》《王忠平精神的时代特征及其意义》则是先后参加全国道德模范郑琦、王忠平的先进事迹采访团所撰写的理论文章,他们以有血有肉可感的身边道德模范,谱写了激越的时代精神之歌。

总之,该著所包含的深入调研、富于人文精神的关切,彰现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核心成员在应用型课题研究中力求把握时代脉搏的理论自觉。这对于我们把握转型时代社会心理、精神风貌以及时代精神,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值得每一个关心时代精神的人们关注。

(《调研与思考》梅珍生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211月版, ISBN978-7-216-10536-132万字,293页,定价58元。责任编辑:施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