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为响应院党组“回乡宣讲志愿服务行动”号召,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基层、进农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陈桂萍带领下,一行8人来到我院驻村工作队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洞泉村开展“回乡宣讲”活动。我院政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值珍作为此次的宣讲专家,开展了题为“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宣讲。
宣讲共分为两场,第一场在洞泉村村民庞胜军家中开展,第二场在洞泉村“养殖大户”庞卫军的养鸡场开展。

杨值珍(右一)在村民家中宣讲

杨值珍(左一)在洞泉村“养殖大户”庞卫军的养鸡场宣讲
杨值珍向村民讲解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以及乡村振兴政策,并鼓励村民勤劳致富,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杨值珍强调,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既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粮食安全的必要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是差别富裕,不同人、不同地方的富裕程度是不相同的。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村支部要突出政治功能、优化服务功能,全面落实政策、积极谋划发展、努力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共同富裕不是国家分钱,不是养懒汉。农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共建共享,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富裕。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保障作用。从中央到地方,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投入力度,完善制度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要充分发挥先富群众的帮带作用。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也不是杀富济贫,三次分配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先富群众要继续勤劳致富,并帮助和带动周围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洞泉村村民庞胜军听完宣讲后,赞同杨值珍的观点。他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关键还是靠自己。”他认为,专家用方言宣讲“接地气”,宣讲时与农村生活相结合,内容通俗易懂。同时也非常欢迎将党的理论送进家门这种方式,希望以后能多举办回乡宣讲活动。
洞泉村村支书程清兵等村干部、省社科院办公室副主任吴郁、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叶闽慎等省社科院3名驻村干部,科研处副处长陈桂萍、主任科员徐铁军、助理研究员李珞共同参与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还邀请了湖北日报、荆楚网、中国社科报三家媒体进行跟踪采访报道。